Search

【親愛的你知道嗎?經營自媒體不是悶著頭努力就會有成果,5大自媒體經營經驗談分享】

  • Share this:

【親愛的你知道嗎?經營自媒體不是悶著頭努力就會有成果,5大自媒體經營經驗談分享】

關於自媒體經營,我有非常多失敗的經驗可以跟大家做分享。初無名小站還非常紅的時候,我也開始跟風,在上面建立自己的部落格,但是光是為了版型就可以選個一兩個月還沒有定下來,後來我也嘗試過痞客幫,如果你在網上搜尋Joyce看世界就是不一樣的話,還是可以看到之前痞客幫的部落格。這些都是我的數位痕跡,跟我的數位歷史,在網路世界裡面,留下了足跡,都在見證著我在數位影響力還有自媒體經營這一條路上,走的許多的彎路,還有付出的許多的時間跟精力,而且,都是沒有任何回報的。

關於部經營自媒體,從寫第一篇部落格到今天,我跌跌撞撞超過10年,一直到去年2019年中開始,我才真的找到了屬於我的節奏,適合我自己的平台,還有,開始賺入"睡後收入"!

我很想個訴你 ~ 我現在已經發掘一條祕密捷徑,一條可以讓你一系爆紅,立刻開始透過自媒體賺錢的路,可是殘忍的現實是:自媒體經營,就是需要非常多的時間去付出努力的,它也是一個實驗的過程,像是訓練長跑,需要一點一滴累積,沒有捷徑。在這條路上,我們都會犯錯,都會覺得自己怎麼努力都沒有成果,也都會覺得灰心,但是它就是這樣,一步一腳印的累積的過程,至少,這是我目前經營自媒體有盈利之後的經驗談。

至於我對於我的自媒體經營的定位很明確,它是我的興趣也是我的副業,它是我的“睡後收入”累積的地方之一,它也是我的數位影響力的泉源。我想,如果要成為一位全職的自媒體經營者,完全代替全職工作,以及有更多的發展,一定會有更深的體會,也會有更多挑戰。

開始有計劃的,有規律性的經營自媒體約大概是1年多前,在2019年6月底,從澳洲昆士蘭凱恩斯搬到澳洲首都坎培拉之後,才重新整理思緒和方向,再度開始經營我的臉書粉絲專頁,同時也做了很多調整。

雖然我的臉書粉絲專頁是2016年就開設,但是我真正開始把自媒體當成是副業來經營是2019年6月開始,而從2019年8月份開始,也就是認真經營後的2個月,我的文章開始給我帶來收益,也開始和很多的中外媒體有合作機會,我開始很強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 “Oh~ 原來我的內容真的可以説明到很多人”的感覺,所以其實往回看,當努力經營的方向和方法對了,是很快就開始有成果的。

另外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,從2016年一直到現在,我一直都是親自回復粉絲的留言和私信,這是我對你們的承諾,謝謝你們對我的信任,現在很開心有小編協助,我們會一直持續的經營下去。

今年,也就是2020年6月,我自己架設了自己的網站然後上線,還有我的Podcast節目也誕生,之後出書、出課程的行程一直排到明年,還有定期的媒體採訪與合作,這麼長時間的摸索和嘗試,終於,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自媒體經營模式,一路從不知所措到興趣,然後變成副業/睡後收入。

如果論及自媒體經營的資歷,比起很多人,我的的資歷很淺,完全不是這方面的專家,而是一個“探路者”,或是“實驗者”,最近收到很多粉絲的私訊,問關於自媒體經營的問題,他們有些人是已經開始經營自媒體,有些則是希望未來踏上這條路的人,希望以下的7個我這一路上體會出來的心得,以及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和策略,能讓正在努力經營自媒體的朋友們帶來一些幫助。

這5個自媒體經營秘訣,是我從十幾年前第一次接觸blogging到現在,經營社群媒體的真實體悟和經歷,我會不隱瞞的分享我曾經犯過的錯誤,希望你的路,走的比我更順利、更快速的達到你的目標!(Podcast版本有8個秘訣,也會說得更細喔~)

1. 經營自媒體是一場超級馬拉松,不是要你跑得快,而是要你跑得久

如果你下定決心要經營自媒體,而且是要往營利的方向培養的,那請你一定要先檢查你有沒有強大的耐心、毅力、恒心。如果沒有,請立刻開始培養。不管你的自媒體是什麼主題,在什麼平台上,社群媒體帳號的粉絲數量、部落格的流覽量、網站的流量…都是要累積人氣、培養粉絲和讀者的信任感,這些,都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達成的。

就算你有一夕爆紅的爆款文或是影片,之後如何維持,也是面臨一樣的挑戰,如果你的目標是你的自媒體,會給你帶來收入,而且是穩定的收入,甚至可以足夠讓你辭去目前朝九晚五的正職工作,那你必須先給自己12-18個月的時間做累積和測試,並且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。

你可以先做3個月的計畫,前3個月,或許是每週發文3次,或是每週1個音頻節目,或是每週1個影片…不管是什麼內容產出,一字一句的耕耘、一篇又一篇文章的累積、一個又一個視頻的上傳,經營自媒體,就像跑超級馬拉松一樣,超過42K後,你會發現身邊的跑者已經沒有幾個了。

閱讀全文👇👇👇
https://bit.ly/3k1Vcb0

💜 https://www.joyceseestheworld.com/

90 days writing challenge - Day 35

*******
IG: @joyceseesozandtheworld
#只要我們閃閃發光大家都會看到我們來自的地方
#大鎖國時代你必須主動規劃自己的幸福和前途
#你要的幸福自己做主
#Joyce聊成長
#Joyce聊遠距工作
#Joyce聊在家工作
#Joyce聊態度
#Joyce的國際工作生活規劃課程
#Joyce的遠距工作生活規劃課程
#我們都能擁有一點點不平凡
#另類成功
#另類youtuber
#WishtoWow
#知識型網紅
#複合型人才
👉Joyce的不公開社團:Joyce的國際工作情報站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joyceseestheworld
👉Joyce的IG:@joyceseesozandtheworld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joyceseesozandtheworld/
👉Joyce的不公開社團:Joyce的異國戀情分享園地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joycetalkscrossculturalrelationship
👉https://bit.ly/3k1Vcb0


Tags:

About author
澳洲居第5年。內容創作者/作家/講師/澳洲人妻。嗜好為旅行,看房子&國際職場觀察。 ☆出版作品以及駐站發表文章☆ Books ~商業管理書《遠距力:28天成功踏入遠距工作圈的養成計畫》2020.12 繁體版 ~旅行書《旅行白皮書》(合著),2014 西班牙語版 ~勵志書《誰理你的夢想》, 2010.10 繁體版 2011.06 簡體版 Articles ~異國戀情成敗看5大關鍵點 —— 2019 姊妹淘 ~不加班的人生,不是傳說 澳洲工時這樣訂 —— 2019 DQ地球圖輯隊 ~分開的每分每秒都是在累積勇氣 遠距離戀愛成功的6大秘訣 —— 2019 姊妹淘 ~過勞之島 並不值得台灣驕傲,難道創新是熬夜才可以有的嗎?—— 2016 關鍵評論網 ~辭職去旅行,你瘋了嗎?不用非得放下一切才能去看世界,你還有很多方法 —— 2016 關鍵評論網 ☆國際媒體專題報道☆ 1. Joyce被The Economist 特別報道的采訪(7 DEC 2019《經濟學人》國際版,特別報導:亞洲四小龍 總共七個深入報導): https://www.economist.com/special-report/2019/12/05/after-half-a-century-of-success-the-asian-tigers-must-reinvent-themselves?fbclid=IwAR3punKJP-owTH8W6-D7MkBjPNMetEDY3B2LXP6NCkp-6nlYTRQkAZFQVPQ 加長版特別報導詳細講述和探討目前南韓、新加坡、香港以及臺灣在經歷1960-1990的高速經濟成長後,目前的經濟和社會情況。關註議題包括:亞洲四小龍現況、經濟和國際貿易現狀、科技發展、香港問題、民主政治的挑戰、長工時低生育率...等,非常深入的報導。 2. Joyce在澳洲SBS電視台的專訪: 海外工作達人.網紅作家Joyce Yang:在澳追求工作生活平衡【我們的故事】 https://www.sbs.com.au/language/sbs-mandarin/zh-hans/audio/joyce-yang 3. Joyce在中國郵報China Post的專訪: 在澳台灣作家紀錄首都疫情狀況「在坎培拉很安全」| Taiwan columnist shares take on pandemic in Australia https://chinapost.nownews.com/20200605-1332956?fbclid=IwAR1Gy-tGX4QZYj9WmwhU3KoJ8CSMFlt9vL2Uj4u8kko5ZPCoOkvAM750p0g ☆和各國旅遊局/觀光局/旅遊產業的合作☆ ~Skyscanner Taiwan & Hong Kong 2019年8月環球美食的主題照片IG合作 ~澳洲旅遊局、新南威爾士雪山旅遊局、Tumbarumba酒莊、Crystalbrook Collection飯店集團、Hyatt飯店集團、澳洲精品酒店聯盟...等IG合作 ~堪培拉旅遊局冬季旅遊主題IG合作 ~2019年11月受邀於Hilltops旅遊局,擔任他們Insta Meet的網紅 ~2019年12月堪培拉旅遊局 IG 2019年度最佳照片第三名
我是Joyce,目前擔任澳洲坎培拉大學國際市場專家,曾擔任澳洲北昆士蘭旅遊局亞洲市場負責人,足跡遍佈28個國家168個城市,曾旅居瑞比法英大陸。 IG: @joyceseesozandtheworld
View all posts